91视频

首届微短剧研究学术论文工作坊平行分论坛二:微短剧的影响及治理

发布时间:2025-09-29 14:41点击:


91视频


2025年9月27日,首届微短剧研究学术论文工作坊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。本次工作坊由91视频-91偷拍视频 、《新媒体与社会》(CSSCI来源集刊)联合主办。平行分论坛二围绕“微短剧的影响及治理”的主题展开研讨。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、教授马锋,91视频-91偷拍视频 教授张媛作为点评专家出席论坛,91视频-91偷拍视频 助理教授贾文斌主持活动。

彭新宇汇报了《行动者视角下中老年题材微短剧情感消费陷阱及其治理》一文,认为中老年微短剧作为“关键行动者”将“付费”设定为“强制通行点”,并在资本与技术合谋中被异化,促使消费陷阱利益联盟快速发展,不断挤压社会治理力量的存在空间。要形成政府引领,多元共治的动态格局。通过政策调控与行业标准建设扭转市场的短期逐利倾向,赋能中老年用户,促进微短剧行动者网络健康有序发展。

李叙乐的最新研究《视觉机制、社会隐喻与技术异化:微短剧中的身体修辞探赜》从身体的形式修辞、社会修辞与行动修辞出发,探讨微短剧中的身体视觉建构及其文化意涵,认为微短剧演员以身体承载叙事功能,为观众提供欲望投射与情绪代偿的出口;但也会在在资本逻辑规训下陷入符号化、商品化、标签化的困境。

孙亚萍对《微短剧“仿真现实”叙事下的刻板印象再生产机制研究》一文进行了汇报,论文以微短剧“仿真现实”叙事为研究对象,聚焦其刻板印象再生产机制与发展困境,认为微短剧中存“真实感”建构与“刻板化”叙事间的矛盾。要通过“伦理重构”和“认知提升”,应对算法驱动的文化工业化与受众心理的情感代偿化问题,推动微短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
闫续汇报了《制造“爽感”:微短剧生产过程的想象可供性及遮蔽性后果——基于对微短剧生产的实证考察》的最新成果,认为微短剧的核心吸引力在于以高密度叙事、快速反转和强烈情绪冲突制造的“爽感”,而这种“爽感”并非源自观众真实需求,而是生产者基于经验、行业惯例、平台数据推演与预测构成的“想象性生产实践”。复杂社会经验被转译为可复制的情绪模板,并经由工业化与平台化机制持续再生产,进而导致了对现实的遮蔽与审美的异化。

张洪伟的最新研究《“剧短情长”: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都市女性观看微短剧的情感共鸣机制研究》依托自我决定理论,建构“微短剧观看体验-基本心理需求满足-情感共鸣”的核心逻辑链,认为微短剧观看体验显著正向预测情感共鸣程度,基本心理需求满足起到中介作用。微短剧题材,个体观看动机、现实压力水平对情感共鸣的形成具有调节作用。

点评专家马锋肯定了汇报选题的研究价值,认为其体现了从消费端到生产端的多重观测视角,研究方法扎实,批判有深度。建议加强理论整合,尝试引入技术手段辅助研究,通过方法创新提升研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,为理解文化消费与新兴业态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借鉴和指导。

张媛认为,相关研究聚焦微短剧这一新兴文化现象,关注特定群体、特定情境下的媒介互动,兼具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。建议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,明确议题边界,体现出自身研究与其他短视频研究的区分度,深化理论论述,提升研究术语的使用精度和严谨程度,形成更具针对性与穿透力的研究成果。

文字:李彤钰 何雨

图片:安风 赵越

热文推荐